鄭州那家醫院治羊角風,癲癇發作指神經元異常過度、同步化放電活動所造成的一過性臨床表現。它具有突發突止、短暫一過性、自限性等特點。癲癇發作并非“中邪”,而是由腦部神經元異常放電引起的慢性腦功能障礙性疾病。將癲癇與“中邪”劃等號不僅缺乏科學依據,更會延誤治療、加重患者心理負擔,甚至引發二次傷害。
一、癲癇的科學本質:神經元異常放電的醫學解釋
癲癇的核心機制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,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。其發作具有發作性、短暫性、重復性和刻板性的特點,臨床表現多樣,包括意識喪失、抽搐、感覺異常、幻覺等。根據病因,癲癇可分為:
原發性癲癇:病因不明,可能與遺傳因素密切相關,常在特定年齡段起病,具有特征性臨床及腦電圖表現。
繼發性癲癇:由明確的腦部疾病或其他系統疾病引起,如腦外傷、腦血管疾病、腦腫瘤、顱內感染、寄生蟲感染、遺傳代謝性疾病等。
二、“中邪”的迷信本質:精神心理因素的誤讀
“中邪”是中國民間廣泛流傳的神秘現象,指人體被邪祟或超自然力量影響后出現異常狀態。其典型表征包括:
人格突變:溫順者突然暴躁,孩童模仿逝者口吻說話。
知覺異常:聲稱看見不存在的人影,聽到特定頻率的聲音。
行為失控:產生自殘傾向或破壞物品的沖動。
從科學視角看,“中邪”現象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:
精神心理因素:過度的精神緊張、恐懼等可引起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,從而誘發類似癲癇的癥狀。
譫妄綜合征:由腦部細菌感染、神經系統疾病、高燒、中毒等疾病引起,或由精神刺激、身體水電解質失衡、手術后遺癥等外界因素導致,表現為大腦突然興奮、中樞神經活動失調。
三、迷信行為的危害:延誤治療與二次傷害
將癲癇發作誤認為“中邪”會帶來嚴重后果:
延誤科學治療:迷信“驅邪”手段(如符咒、法事)會錯過最佳治療時機,導致病情惡化。癲癇的治療需以現代醫學方案為主,包括藥物治療、手術治療和神經調控技術等。
加重患者心理負擔:被貼上“中邪”標簽的患者可能遭受社會歧視,產生自卑、焦慮等心理問題,進一步影響病情控制。
引發二次傷害:在癲癇發作時,家屬若采取按壓、掐人中、灌藥等錯誤做法,不僅不能終止發作,反而可能造成患者誤吸、窒息或身體損傷。
四、科學應對癲癇:從認知到行動的全面指南
正確認知癲癇:癲癇是一種可治療、可管理的慢性疾病,與“中邪”等迷信觀念無關。通過科學的治療和綜合管理,大多數患者可以過上正常的生活。
及時就醫診斷:若出現癲癇癥狀,應盡快到神經內科就診,通過腦電圖、頭顱CT、頭顱MRI等檢查明確病因和發作類型。
規范治療與管理:
藥物治療:約70%-80%的癲癇患者通過規范用藥可實現無發作。患者應嚴格遵醫囑用藥,定期復查血常規、肝腎功能和血藥濃度,避免擅自停藥或減藥。
手術治療:對于藥物難治性癲癇患者,手術、生酮飲食或神經調控技術可能是更有效的選擇。
生活管理:保持規律作息,避免熬夜、過度疲勞;限制酒精攝入;避免長時間玩電子游戲或暴露在強光下;記錄發作日記,幫助醫生調整治療方案。
掌握急救知識:癲癇發作時,應采取以下措施:
保持呼吸道通暢:盡量讓患者躺下,移開旁邊尖銳物品,將頭偏向一側,幫助口內分泌物流出。
防止意外傷害:若患者口內有異物,需及時取出;多數患者無需在嘴內塞物品,但若個別患者每次癲癇發作都會引起舌部咬傷,可適當考慮用紗布等包裹壓舌板后輕柔塞入大牙下。
觀察與記錄:若條件允許,盡量用視頻方式記錄患者癲癇發作的表現,有助于后期進行診斷。同時觀察患者的具體表現,等待發作的自然緩解。
及時送醫:對于發作時間比較長的癲癇患者(如發作大于四分鐘以上),應及時聯系120,給患者用鎮靜、止驚的藥物,盡快緩解發作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