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東那個醫院能看癲癇,癲癇發作指神經元異常過度、同步化放電活動所造成的一過性臨床表現。它具有突發突止、短暫一過性、自限性等特點。癲癇發作的全面癥狀可從輕微到嚴重進行科學認知,涵蓋意識、運動、感覺、自主神經及精神等多個層面,以下為具體解析:
一、輕微癥狀
短暫意識喪失
表現:失神發作多見于兒童,發作時患者突然停止正在進行的活動,兩眼凝視,呼之不應,一般持續數秒至數十秒后恢復正常,繼續發作前的活動,對發作過程無記憶。
案例:學生上課時突然愣神,老師提問無反應,幾秒后恢復正常。
感覺異常
表現:部分患者可能出現突然感到麻木、刺痛、灼熱等感覺異常,這種感覺異常可能局限于某一部位,也可能波及全身。
案例:患者突然感到一側肢體麻木,隨后自行消失。
肌肉震顫與抽搐
表現:輕微癲癇患者可能出現偶然性或間歇性的肌肉震顫,表現為身體某一部位發生不自主的抽動。這些抽動可能發生在四肢、面部、頸部或軀干部位,通常呈短促的肌陣攣。
案例:患者面部肌肉突然抽動,持續1 - 2秒后停止。
情緒異常
表現:輕微癲癇患者可能出現情緒不穩定的情況,表現為焦慮不安、壓抑、抑郁、驚恐等情緒變化。這些情緒可能突然發生,也可能持續一段時間。
案例:患者突然感到極度恐懼,但無明確原因。
二、中度癥狀
部分性發作
表現:部分患者僅身體局部出現抽搐,如一側上肢或下肢的抽搐,或面部肌肉的抽動。發作時意識通常清醒,能清楚感知發作過程,但無法控制。
案例:患者嘴角突然抽搐,隨后同側手臂不自主抖動,意識清醒。
復雜部分性發作
表現:患者發作時意識模糊,可出現一些無意識的自動動作,如咀嚼、吞咽、咂嘴、摸索衣物等,還可能出現幻覺、錯覺,發作后對發作過程不能回憶。
案例:患者發作時反復開門、關門,事后無記憶。
視覺、聽覺異常
表現:部分患者發作前或發作中會出現視覺癥狀,如眼前閃光、視物模糊、看到奇異的色彩或圖案等;也可能聽到嗡嗡聲、鈴聲、音樂聲等不存在的聲音,或對正常聲音的感知發生扭曲。
案例:患者突然聞到“燒焦味”,但周圍并無火源,同時看到眼前有閃光。
三、嚴重癥狀
全身強直 - 陣攣發作
表現:最為常見,發作時患者突然意識喪失,全身肌肉強直性收縮,肢體伸直,頭后仰,雙眼上翻,持續數秒后進入陣攣期,全身肌肉有節律地抽搐,常伴有口吐白沫、牙關緊閉、大小便失禁等癥狀,發作后患者會感到極度疲勞,昏睡數小時。
案例:患者突然倒地,全身僵硬后劇烈抽搐,口吐白沫,持續數分鐘后緩解,隨后昏睡。
癥狀持續發作(癲癇持續狀態)
表現:有的癲癇患者發作完一次之后又會再次發作,患者在兩次發作之間會出現意識不清醒、全身抽搐、口吐白沫等現象。癲癇的癥狀持續發作是比較危急的情況,嚴重者會危及生命。
案例:患者發作持續5分鐘以上,意識未完全恢復,又再次發作。
自動癥伴意識障礙
表現:患者出現意識障礙,會做一些毫無意義、沒有實際目的的行為,比如反復搓手、開關門等,發作后患者不記得細節,且可能伴隨其他嚴重癥狀。
案例:患者發作時在房間里無目的地游走,反復開關門,事后對發作過程無記憶。
機制:放電影響額葉運動前區或基底節,導致復雜運動行為失控。
二、大腦異常放電的機制
神經元過度同步化
正常情況下,神經元放電是分散的;癲癇發作時,大量神經元同時放電,形成“電風暴”。
類比:如同人群中突然有人帶頭鼓掌,隨后所有人同步鼓掌,形成巨大聲響。
離子通道異常
神經元膜上的鈉、鈣離子通道功能失調,導致神經元興奮性增高。
案例:鈉離子通道突變可能使神經元更容易“點燃”,引發異常放電。
神經遞質失衡
抑制性遞質(如GABA)減少,興奮性遞質(如谷氨酸)增多,導致神經元過度興奮。
類比:汽車剎車系統失靈(GABA減少),油門失控(谷氨酸增多),導致車輛失控。
神經網絡異常
局部放電通過神經環路擴散至全腦,引發復雜癥狀。
案例:顳葉放電可能通過邊緣系統擴散至額葉,導致情感和行為異常。
三、臨床意義
早期識別與預防
了解異常感覺有助于患者及家屬及時識別發作前兆,采取保護措施(如平躺、避免舌咬傷)。
案例:患者感到“胃部不適”可能是發作前兆,及時躺下可避免跌倒。
診斷與分型
癥狀特征可輔助癲癇類型診斷(如部分性發作 vs. 全面性發作),指導治療。
案例:局部麻木+同側肢體抽搐提示“部分性發作”,需腦電圖定位致癇灶。
治療選擇
根據放電部位選擇抗癲癇藥物(如卡馬西平治療顳葉癲癇)或手術方案(如切除致癇灶)。
案例:藥物難治性癲癇患者可通過手術切除顳葉致癇灶,控制發作。
四、總結
癲癇發作時的異常感覺是大腦異常放電的“信號燈”,其癥狀多樣且復雜,涉及多個腦區功能。通過系統分類和機制分析,可幫助患者、家屬及醫生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