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東那看癲癇病看得好啊,癇發作指神經元異常過度、同步化放電活動所造成的一過性臨床表現。它具有突發突止、短暫一過性、自限性等特點。癲癇患者復發時,可借助穴位輔助緩解癥狀,但需明確穴位療法不能替代正規醫療治療,以下為推薦的應急穴位及自救方法:
應急穴位
百會穴:位于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叉處。癲癇發作嚴重時,患者會表現為抽搐、牙關緊閉、口吐白沫等癥狀,遵醫囑按摩或針灸百會穴可緊急停止癲癇發作。發作后若有明顯頭部昏沉感甚至隱痛感,也可按壓、點按該穴位,或用灸條進行艾灸,緩解不適。
內關穴:位于前臂前區,腕掌側遠端橫紋上2寸,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。按摩或針灸內關穴,通常能夠起到寧心安神、鎮驚止痙、和胃降逆的作用,可輔助治療癲癇。發作間期按摩推拿該穴位,也是較好的預防發作方式。
水溝穴:位于人中溝的上三分之一與中三分之一交點處。水溝穴是人體重要的急救穴位,按摩水溝穴可以醒腦開竅、蘇厥清熱、鎮靜安神,對于癲癇發作引起的昏迷、驚厥等癥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。
自救方法
發作時:
保持姿勢安全:感覺不對勁時,立刻找平地躺下,如床邊、地鐵座椅等,遠離臺階、火源。發作時控制不了身體,躺平是最安全的姿勢。
側身蜷縮:立刻翻身側臥,口水會自動流出來,避免嗆到氣管。可隨手抓包包、外套墊在頭下。
避免錯誤操作:拒絕“人工重啟”,別讓人掐人中、按胳膊,也別往嘴里塞東西,以免造成傷害。
發作后:
觀察記錄:觀察并記錄發作的時間、持續時間和癥狀,以便后續就醫時提供給醫生。
及時就醫:若發作嚴重或持續時間較長,應及時就醫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和指導,調整治療方案和用藥劑量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