癲癇發作間歇期常見的腦電圖表現有哪些?
基本節律的異常改變①基本節律慢波化:這是一種較常見的間歇期腦電圖形,或單獨出現,或與癲癇放電波并存。這種節律慢波化通常呈彌漫性,也可僅在一側或某一局部。它在臨床上雖然不能作為診斷癲癇的有力指標,但對估計病因、決策治療、預測預后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幫助。②α波慢化或泛化:α波慢化是指α波頻率減慢、周期延長,尤其在頂枕區連續出現8c/s的α活動。α波泛化是指在全部導聯顯示同一頻率、波輻較高的連續性α波。二者均提示有腦功能障礙。如果一個正常背景腦電圖的癲癇患者,癲癇發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,久而久之,腦電圖就會演變為α波慢化或基本節律慢波化。這種圖形在腦電圖中較為常見,但常合并有癲癇放電波形。③高波幅β波:波幅一般不超過30μv,若遇有刺激性病灶時,波幅明顯增高,有時可達100μv以上,癲癇腦電圖常在慢波基礎上出現高波幅β活動,但應注意與棘波和藥物影響的高幅β波區別。非陣發性癲癇放電是癲癇發作間歇期腦電圖#!常見的圖形之一。通常有以下幾種形式①彌漫性或廣泛性棘波、尖波:彌漫性棘波、尖波是指這種癲癇放電波在腦電圖全部導聯中呈廣泛出現,常同時合并有基本節律慢波化,是癲癇腦電圖比較嚴重的現象,提示有比較嚴重的腦功能損害。②散發性棘波、尖波:與①相似,但在數量和范圍上有所區別,一般數量較少,所出現的部位多為一個區域或一側,也可伴有基本節律慢波化。多見于精神運動性發作和植物神經性發作間歇期。③混合型彌漫性癲癇放電:即在一份腦電圖描記中,同時見到多種癲癇放電形式,無規律出現,可同時有基本節律慢波化,常提示有嚴重腦功能損傷。局灶性癲癇放電①兩側性局灶性癲癇波:出現于兩大腦半球對應部位,多為棘波,尖波或棘-慢綜合波,呈陣發或散發,通常位置固定,而且不向其他區域擴散。②一側性癲癇放電波:是部分性癲癇較常見的一種腦電圖,表現為一側大腦半球、兩個以上的腦葉、腦葉局部、在有癲癇波的皮質的對稱部位,無固定位置的癲癇波發放。爆發性癲癇放電具體表現形式有雙側對稱同步性爆發3c/s棘-慢節律,爆發性棘-慢活動、爆發性高波幅慢節律、間歇性節律性爆發性慢節律。混合型癲癇放電即在一份腦電圖中各種癲癇放電波成分同時存在。常見有:高峰節律紊亂、棘-慢和尖-慢綜合波合并出現、棘波與其他癲癇放電波合并出現等。
【申明:本文由第三方發布,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,與本站無關。本站僅提供網絡技術服務,對文章的原創性及內容真實性不做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如因作品內容、知識產權和其他問題需與本網聯系的,請發郵件至langcl@familydoctor.com.cn,我們將會定期收集意見并促進解決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