癲癇病的發作分為很多種,根據發作情況主要可分為大發作、小發作、精神運動性發作、局限性發作和復雜" />
癲癇病的發作分為很多種,根據發作情況主要可分為大發作、小發作、精神運動性發作、局限性發作和復雜部分性發作。
大發作,又稱全身性發作,半數有先兆,如頭昏、精神錯亂、上腹部不適、視聽和嗅覺障礙。發作時,有些病人先發出尖銳叫聲,后既有意識喪失而跌倒,有全身肌肉強直、呼吸停頓,頭眼可偏向一側,數秒鐘后有陣攣性抽搐,抽搐逐漸加重,歷時數十秒鐘,陣攣期呼吸恢復,口吐白沫。部分病人有大小便失禁、抽搐后全身松弛或進入昏睡,此后意識逐漸恢復。
小發作,可短暫意識障礙或喪失,而無全身痙攣現象。每日可有多次發作,有時可有節律性眨眼、低頭、兩眼直視、上肢抽動。
精神運動性發作,可表現為發作突然,意識模糊,有不規則及不協調動作。病人的舉動無動機、無目標、盲目而有沖動性,發作持續數小時,有時長達數天。病人對發作經過毫無記憶。
局限性發作,一般見于大腦皮層有器質性損害的病人表現為一側口角、手指或足趾的發作性抽動或感覺異常,可擴散至身體一側。當發作累及身體兩側,則可表現為大發作。
高燒也會引發癲癇病
癲癇病患者犯病前大多有頭暈、頭痛、胸悶等先兆癥狀。旋即昏倒撲地,不省人事,面色先潮紅、紫紅、繼之青紫或蒼白,口唇青暗、兩目上視、牙關緊閉,頸項側扭,手足抽搐,或喉中痰鳴,或口吐涎沫,或發時伴有豬羊等叫聲,甚至大小便失禁。
一醫院接治這樣一位患者,劉某,女、23歲。患者19年前患乙型腦炎,治愈后3個多月的某夜,突然大叫一聲,接下昏倒在地,不省人事,雙目上視,牙關緊閉,四肢抽搐,口吐涎沫,喉中痰鳴,反復抽搐15分鐘左右后,抽搐終止,約半小時后恢復常態。從這次犯病后常于夜間有類似發作,每周2-3次,曾前后去多家知名醫院治療,吃遍了各種西藥、中藥、偏方、驗方、祖傳秘方等,也做過埋線和伽馬刀手術治療,但療效不佳,仍時有犯病。
后來,偶然的機會,媽媽帶女兒到北京一醫院求醫,在各位專家的精心檢查、會診后,一致認為是3歲時由于腦炎、高燒驚厥留下的后遺癥引起的癲癇病發作,并制定了康復方案。我們按治療方案:治療以清熱化痰,熄風定驚來治療。10天后復診時,其家長代訴,夜間大發作次數減少,間歇期延長,發作待續時間亦較短。家屬和我們一置認為病情有所改善按原方案繼續用藥20天后,三診時:其家長代訴中途未犯病,也未見不良反應。據查,舌象正常,脈象和緩。家長代訴:中途未犯病,精神氣質較好,飲食較好,晚上休息正常。半年后一直情況良好,再鞏固治療一段時間停藥。追訪3年未見復發。
專家提醒:高燒引發的癲癇病,主要發生在小兒時期,所以建議各家長一定要注意對孩子的照顧。祝您早日康復。